懶得去找,懶得去試,懶得去篩選,
更懶得正視自己的需求。
成年後,認識異性本來就該是日常必修課。
有空就去約會,沒空也要擠出時間,
別擺出一副清高樣,好像談戀愛很丟臉。
不多談幾次,你怎麼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?
如果頭一兩段就急著結婚,
多半只是怕孤單,怕被說閒話,才隨便找人搭伙。
到最後,日子過得只剩將就,
沒有激情,沒有默契,只有湊合。
很多人一開始以為自己只喜歡乖巧聽話的,
結果真正見識多了才發現,
原來成熟一點、野一點的,反而更懂你。
這種認知,不是靠幻想,
而是靠一次次真實的交往。
說到底,問題很簡單,就兩件事。
第一,資源。
別整天喊沒對象,翻翻通訊錄,
能叫得出名字的女生有幾個?
如果資源都沒有,你拿什麼挑?
第二,轉化。
再多資源也沒用,能力不行就全是空氣。
很多人跟女生聊半年,電影看十部,飯吃無數頓,
結果連手都不敢牽,最後被當成無性好朋友。
這不是對方高冷,而是你不敢行動。
正常情況下,三次約會就能定下關係。
別再嘆氣什麼好女人都被搶走了,
其實是你自己根本沒出手過。